Sunday, July 28, 2013

弃楼


Ball & Socket Manufacturing Company (built: ca. 1850s; closed: 1997)

Thursday, July 25, 2013

A Loving Pair

A snapshot taken at the Lincoln Center last night.   Immersed in their own little world,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s, the embracing couple stand still, so does time.

"Love me tender, love me more" (New York, NY)

A Homeless Couple

This photograph was taken last night at the Church of St. Paul the Apostle, located one block away from the Lincoln Center, where I had watched a show earlier.  The couple were in sound sleep, oblivious to the world and their own plights in life.  Apparently to many, church is closest to home.

Homeless Couple at Church of St. Paul the Apostle (New York, NY)

Tuesday, July 23, 2013

创新与模仿

今天英国每日邮报有两篇同艺术相关的文章。一篇是中国深圳繁荣的所谓艺术仿制品工业。另一篇是英国办公室里风行的有一个有新意的摄影游戏。

对中国的所谓艺术仿制业,有些人则否定态度,认为中国艺术家“只会‘考贝’而不会创造。”这些人当然是无知的。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这类“模仿”所需要的才艺及创造性,远胜于在办公室里人所玩的小把戏。

失去右臂的女画家在恶劣条件下作画 (photo credit: Reuters/Daily Mail)



办公室难道真是让人变成动物的地方?

Friday, July 19, 2013

耐心

(一)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58岁的纽约摄影师Jay Fine终于于2010年9月22日晚8点45分成功地拍摄到闪电击中自由女神的场景。

闪电击中自由女神 (by Jay Fine)

(二)经过69年不懈努力,设置在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摄影机终于于2013年7月19日成功地拍摄到沥青滴落过程。这个实验开始于1944年,目的是为了展现沥青的高粘度和低流动性。沥青在室温下呈现为坚硬的固体,但其本质上是液体,只是流动速度非常慢。

“沥青滴啦!” (The Atlantic)

PS的后果

通过软件美化照片是有一定后果的,包括社会、政治及个人的等等。

《滚石》杂志近期在封面上把波士顿制造恐怖袭击的嫌疑人Dzhokhar Tsarnaeve装扮成一个花季少年情人,结果受到口诛笔伐。一名波士顿警员愤怒地披布了一些Tsarnaeve被逮捕时的照片,说要还原他的本来面目,并指责《滚石》杂志发表该照片是对遇害人家属的污辱。警员目前已被暂时停职,工作前途未知。

这不是 《滚石》杂志第一次惹争议。记得20多年前我读Ph.D.时,该杂志把我的学校评为”全美第一派对学校”,遭到校长抗议。

Boston Bomber according to Rolling Stone 




Boston Bomber according to Boston Police

(photos credits: Rolling Stone and CNN)

Monday, July 15, 2013

书店

波士顿的Brattle书店是一家有特色的旧书店。除了正店外,还有一部分在户外。户外部分亦有固定的书橱,活动木板是这些书橱的门。Brattle开张于1825年,收集有逾25万册书。
The Reader (Brattle Bookstore, Boston, MA)

Saturday, July 13, 2013

一切繁华,都归沉寂

昨天驾车进纽约,远眺曼哈顿。在高速公路上用手机得照片一张。

尊严

昨天晚上又遇见了他,俨然一位已趋衰老但仍然到尊严十足的智者。

他年轻的时候,曾威风凛然。有次经过我车库进入我家,一见住在车库笼中的两个兔子,便本能地作飞扑状,把两兔子吓得浑身哆嗦。如今岁月已经迟缓了他的行动。由于后腿不便,他走路一步一歇;几乎走一步,就必须坐一步。他脚步在地板上发出的一走一顿有规律的清脆声,在安静的房间内,几乎是一支曲子,在展现一个虽已入迟暮但仍充满了尊严的生命。

他会慢慢地走到我跟前。有礼貌地同我打招呼。他的头仍然高昂着,平静的眼神中,有对现状的妥协,也有顽强的抗争;有坦然,也有不屈。在多大时候,他是沉默的。这是一种看透人世的沉默,是一种充满宽容、理解、智慧的沉默。

他艰难而昂首的样子,让我想起了看到的一幅几名士兵向伤残老军人行礼的照片。在他的沉默及在地板上摩擦的单调声中,我听到了麦克阿瑟将军著名的"Old Soldiers Never Die"的告别演说。

生命都有尊严,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尊严

尊严(Photo credits: public domain)         





预期與現實

有時即使是精心的策划、耐心的等待,也只能得到意想不到甚至同預期相反的結果。…可这正是生活无限乐趣的来源。

鮮花與蒼蠅

Thursday, July 11, 2013

Wednesday, July 10, 2013

永在旅行中,永在起跑线

女儿晚上看电影回来,说在路边有只蛤蟆,让我快看。赶出门一看,路边昏暗的路灯下,独坐着一尊佛。它不知从哪里来,只是旁若无人地在端坐冥想。仿佛在旅行过漫长的路后,正在作短暂的休息,并在沉思下一段旅程。它虽然静静地坐在地下,手里却摸着一根草,十足一个脚踏起跑线,准备进行下一轮冲刺的竞技者。这位蓄势待发的尊者,让我想起了“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的词句。静与闲中,酝酿着动能。

希望这位一路走来,偶尔路过我们家门口,小憩后又准备启程的旅行者,剩下的一程顺利。
自带起跑线的蛤蟆